最高法:失信人黑名单威慑效果明显 履行比例上升
威慑效果明显,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比例上升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自《规定》2013年10月1日施行至今,全国法院共有1045名被执行人慑于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受到信用惩戒的威慑作用,配合执行法院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案件得以顺利执结。据北京、广东、广西、河南等地法院统计,大概有20%左右符合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或者主动找申请执行人、执行法院协商还款事宜。
孙军举例,张某与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一直拖延执行。《规定》施行后,执行法院于2013年10月9日作出决定书,将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统一对外公布。被执行人迫于舆论压力,为避免对其商业信誉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遂于2013年10月15日向申请执行人偿还了8万元现金和一辆汽车,并就剩余欠款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
实现信息共享,预防金融风险
孙军工说,最高人民法院已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实现共享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中国工商银行已将首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信用评级系统。众多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审核时,通过利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对具有失信情形的当事人拒绝发放贷款及其他融资形式,以规避金融信贷风险。
这些措施相应地限制了失信被执行人的融资渠道,对其产生了显著的限制和惩戒作用。
孙军举例,郑彦某与郑庆某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执行法院决定依法将郑庆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予以惩戒,并录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对外公布。同时,执行法院向各金融机构、工商管理部门等送达了《枣强县人民法院不予办理失信被执行人申请事项建议书》,建议有关机构和部门在该案未执行结案前不为被执行人办理贷款业务和公司登记等事项。此后,被执行人郑庆某来到执行法院,称因自己的失信行为银行不同意向其发放贷款,工商部门也已停止为其办理公司注册登记,表示愿意主动履行民事调解书确定的义务,请求人民法院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目前,此案已经顺利执结。
融入公众生活,规避交易风险
孙军工说,很多企业和个人在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时,均事先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进行查询,确认交易对象是否存在失信情形,将此作为是否与其交易的重要参照和考量,以此降低交易风险。一旦发现交易对象存在失信情形的,可避免与其交易或要求其提供更多担保。
《规定》出台后,多个行政管理部门正着手制定相关规范,在今后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行政管理事项中,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加以考量和参照,利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完善行政管理职能。(据最高法网站直播)
原标题:最高法:失信人黑名单威慑效果明显履行比例上升
原文链接:http://news.youth.cn/gn/201311/t20131105_4148408.htm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